青岛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10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。同年12月8日通过国家八部委的联合验收,正式封关运作。出口加工区是中国现行各类开发区中政策最优惠、管理最规范,同时也是最符合国际惯例的区域。青岛出口加工区位于青岛市环胶州湾产业聚集带中间位置,规划面积2.8平方公里,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.7平方公里,设加工区、仓储区、办公区和海关监管设施区。目前青岛出口加工区已经形成电子信息、机械两大产业集群。
青岛出口加工区是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的特殊区域,具有以下特点:
1、开放度最高
境内关外,是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加工生产区。加工区是目前中国境内唯一实行国内货物进区退税的工业区及实行24小时通关的区域。
2、政策优惠,有法律保障
青岛出口加工区内实行“境内关外”政策,即:四不、四免、二退、一保。
“四不”:一是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;二是海关不实行《登记手册》管理;三是国家对加工区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、消费税;四是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,不实行进出口配额、许可证件管理。
“四免”:一是生产所需进境的机器、设备、模具及其维修用零配件,予以免税;二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进境的机器、设备和建设生产厂房、仓储设施所需进境的基建物资,予以免税;三是企业和行政管理机构进境的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,予以免税;四是区内企业加工的制成品及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、余料、残次品、废品等销往境外的,免征出口关税。
“二退”:从区外进入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,可办理出口退税;区内企业出口货物耗用的水、电、气实行退税。
“一保”: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境的原材料、零部件、元器件、包装物件及消耗材料,予以全额保税。
配额许可证:货物可以在加工区和其他国家之间自由进出。除国家另有规定外,不需配额和许可证。
土地政策:青岛出口加工区为客户办理《国有土地使用权证》,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。
外汇服务:青岛出口加工区内货物销往境外不须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;向境外支付不须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。
3、专门的服务队伍
青岛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拥有规划建设、项目审批等权限,为投资客商实行“一站式”审批和“一条龙”服务。出口加工区管委会招商局负责为落户企业办理工商注册、海关登记、税务登记等一系列企业成立手续,管委会还设立物业管理公司,对投资者实行综合配套服务。
4、投资成本低
在区内使用的所有材料(除汽车外),若需进口的免征关税、增值税;若需从中国购买的退增值税。生产、生活所用水、电、气实行增值税退税。除国家规定的税之外,不征收任何收费。
5、用地合法,有保障
国家已批准为建设用地,且已颁发土地证,投资方土地款交付后10日内可取得土地证。(不需像有的地区,还要向省级国土部门申请,此方式难以保障取得合法土地)
6、高度安全
加工区是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,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,在围网之内,有海关、治安两套监视和安全保障系统,加工区围网每50米装有一个电子摄像头,设有统一的保安队伍,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。在加工区的企业无需特别设置自己的保安队伍。
7、配套齐全
水、电、气等全部配套至厂区。加工区基础设施配套达到“九通一平”,通讯、宽带、电力、供水、供热、供气、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。加工区对区内企业不实行限电。
8、通关速度快
加工区海关具有先进的信息报关系统,达到“一次申报、一次审单、一次查验”的通关要求。加工区报关成本低,每票15元(加工区外每票120元)。
9、良好的区位优势
纵横交错的海、陆、空线路在青岛出口加工区周围形成了极其便利的,联通国内外的交通网络。
青岛出口加工区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9公里。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98条,国际(地区)航线19条。青岛出口加工区距青岛港33公里,距前湾港36公里,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,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,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。青岛港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港,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准箱。青岛出口加工区据胶济铁路火车枢纽站19公里,距环胶州高速公路入口0.5公里,附近还有多条国道及高速公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