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则一:原来VC也讲等级
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多层级的,投
资机构和企业的位置泾渭分明。在智
慧方面大基金与小基金没有必然的差
别,就象卡车司机不一定比跑车司机
技术高超一样。
两者的区别首先资金运规模,大
项目私募时金额已经相当可观、IPO
时更涉及数十亿计的股票承销。其次
是成本,不同水准的基金运作成本天
差地远,重量级不够的项目取得的投
资收益根本无法覆盖大基金的成本。
大型投资机构是摩根、凯雷、软银;
中型的有联想投资等大陆、港台风投
机构和刚刚进入中国试水的海外基金
;小型基金多由海外证券机构或华人
发起,对行业的专注度较高。
风投领域虽无明文规定却是等级
分明,具体企业适于那个级别的风投
机构是不言自明的。
规则二:越投越贵,越贵越投
风投最先在国内“试水”阶段投
资的项目一般只有是几十万,一百万
的很少见。
随着中国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名
声鹊起,专利投资中国的VC募集到的
金额日益庞大。对VC来说,投资200
万美金的项目与2000万美的项目花费
的时间基本相同。所以总的来说呈现
越投越贵、越贵越投的现象。但投资
机构又有分散风险的理念,计划投入
中国IT业的1亿美元分散投到50家比
集中投入5家风险小得多。为此风投
选择结伴而行,比如2002年10月,摩
根、英联、鼎辉三家联手向投蒙牛投
入2600万美元。分别管理着成百亿资
金的三家投资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无非
分散风险。还有一重动机是搭便车,
一家机构花精力考查项目、其它机构
直接跟进。被搭便车的机构不仅不以
为忤、反而将其视为四两拨千斤的杠
杆。比如完成对项目的审查后投
入1000万、其它3家机构各跟进1000
万(企业共获得4000万),对牵头机构
来说等于以1块钱带动了4块钱,杠杆
比为1:4。
规则三:注重人脉
通过邮件发送的商业计划书,超
过80%都将在5分钟内被否决。风投行
业的条条框框本来就少,虽有规则但
投与不投常在一念之差。而且在风险
遍地的情况下投给朋友介绍的企业总
比投给完全不摸底的企业强些。投行
机构、专业中介机构(会计师所、律
师所、财务顾问公司)、财经媒体和
被投资企业构成若干相互交叉的“圈
子”。回过头来看,成功获得投资的
企业中90%以上得益于圈内人的推荐
。
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投资极为
重视创业者的为人。中国投资
网(CHNVC.COM)总结,从熟悉且信任
的人那里得到企业者的信息会得到风
投极大重视。